微信十条正式发布 保障信息安全
网信办发“微信十条” 实名注册遵守“七条底线” 要治理微信的消息早已传了一段时间,昨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虽然,舆论将此《规定》称为“微信十条”,但事实上,它并非仅仅针对微信,而是对包括微信、QQ、来往、易信、百度Hi、陌陌、飞信等所有热门即时通信类应用在内。至少有六条干货。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制定《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对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网民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称为“微信十条”。
近年来,包括微信等在内的即时通信服务发展迅猛、广受欢迎,在社会生活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为网民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成为网民了解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我们在肯定即时通信服务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少数人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发布涉恐、涉暴、涉黄等违法信息,传播诽谤和谣言信息,引起网民的反感和恐慌,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对此,我们必须下决心、加大力度治理。
“微信十条”的制定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不规范操作受到制度约束,让别有用心之人受到法律法规的震慑,这是对即时通信工具运行不规范的源头治理。
“微博是社交类媒体,不属于即时通信工具的产品范畴,所以不在《规定》的范围内。”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向钱江晚报记者证实,微博类均不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
绝大多数早已“实名” 只是你没意识到
《规定》中,引发最多讨论的就是第六条,“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这项规定虽然是针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但实际上它涉及到所有使用者最关心的“实名制”问题。“实名的方式有很多种,手机注册算、公众号注册算,设备手机绑定也算。”微信相关负责人直言,本来微信注册公众号就需要上传身份证信息进行审核,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后台实名对前端的体验不会有太大影响,“前台是使用实名或是使用昵称,由用户自己决定。”
不仅仅是微信,易信、来往等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号都需要身份证信息审核,所以对目前已经注册的公众号来说,“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其实已经在执行中。
虽然《规定》针对的主要是公众号,但是普通用户其实已经处在了实名状态中。以微信为例,如果你是以手机号注册的微信账号,那么手机号本身就关联到你的身份信息,这就属于“间接实名”;如果你以昵称或电子邮箱注册,但实际上你日常使用还是通过移动端,也就是设备手机绑定,也是“间接实名”;如果你既没有用手机号注册,也没有设备手机绑定,但你使用微信支付时绑定了银行卡,同样银行卡也关联到身份信息,这也“间接实名”了。所以,其实对绝大多数使用者来说,已经处于“实名”状态,只是你没有意识到。
当然,还有一部分用户是处于“非实名”状态,比如使用非实名的手机号注册账号,也没有关联其他业务。“确实存在这类情况,在要求手机实名制之前,有一部分尚未登记的老用户是身份信息缺失的,在话费正常的情况下也不能对这批用户强制停机。”某运营商相关工作人员私下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些老用户的手机号绝大多数仍在使用中,但他们在办理变更业务(比如更换套餐、补办手机卡等)的时候还是会被要求核实身份信息。
公众号管理更严格 普通用户影响并不大
实名后,是否意味着每人只能实名注册一个账号?
“原先的规定是一张身份证可以注册两个公众号,现在没有改变。”微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只是普通用户注册原本就不需要身份证注册,所以也没有“一人一号”的限制。
而易信方面则表示,对公众号的申请数量没有限制,一张身份证可以注册多个公众号。“但是后台的审核会非常严格,而且从实际申请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同一张身份证注册多个公众号的情况出现。”易信相关负责人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相对公众号,反而是易信的普通账号是“一个号码对应一个账号”,“因为易信是通过手机号码注册的,所以原则上你有几个手机号就能注册几个账号。”
《规定》第四条明确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移动网络管理局负责人徐丰表示,微信公众号已达580万,多为政务、商务类,涉及媒体发布类的比例不高,“不超过1%”。
“目前有超过6000家政务微信落户我们的平台,网络问政新平台使微信在政府公众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微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微信是平台方,公众号属于使用者,除了时政类新闻外,不会牵涉到资质问题,“我们应该不用再申请资质。”
“我觉得这个规定总体上是适度的,强调了发展和管理,两个角度并重。规定主要体现在对服务商的资质要求,和对公众账号发布和转载新闻的设限。”被称为“中国博客教父”的方兴东也认为,所以对于广大普通用户而言,《规定》没有太大影响
使用者须实名注册账号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共十条,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
根据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定中所称即时通信工具,主要指微信、微米、易信、来往、米聊、陌陌、时光谱等各类基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
规定明确提出,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规定还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违规用通信工具将受限
针对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
规定还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协议约定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
小编按:安防市场正面临小企业到下、集成商无利可图的现状,在市场的大潮中,谁能抓住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价值,谁就是最后的赢家。VIKOR-专业网络高清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供应商,愿与您一起努力!感谢您访问www.vikorcctv.com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可直接通过百度商桥即时沟通或者致电400-600-3125 ,感谢您的支持!
公众微信号:VIKOR_CHINA 微信名称:华安泰智能
同类文章排行
- 视频应用多元化 以视频为核心的运营服务兴起
- 智能家居不能总是空头概念 人工智能是最终王者
- 中国家电借智能化弯道超车 日系厂商节节败退
- 智能家居走向平民化 还得以家装为切入口
- 安防百科:什么是视频带宽自适应?
- 全面了解CCD摄像机
- 深圳安防产业如何发展 智慧创新才能插上翅膀
- 物联网技术将成主流 2016年企业中使用率将上升50%
- 监狱智能化管理系统综合安防解决方案
- 农村监控落后 安防发展契机在哪?
最新资讯文章
- 华安泰亮相2021宝德数字产业生态大会
- AI智慧养老,守护老人健康安全
- 要闻 | 校企合作,共建“智慧校园”
- 华安泰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 华安泰AI视频分析预警系统吸烟检测
- 华安泰AI视频分析预警系统在河道水库等管制区域的应用
- 华安泰AI视频分析预警系统助力园区智慧升级
- AI赋能校园新生态 _视频AI分析预警系统在校园的应用
- 华安泰AI视频分析预警系统在户外公共区域的应用
- 华安泰16周年 | 奋勇前行,不断超越
您的浏览历史
